五四文藝節 5·4문예절 <문예의 날>
필자 왈 "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“五四運動”。中國青年及知識人學習1919年3月1日在韓半島進行過的抗日愛國運動(後來稱之爲“三一運動”)之後,搞定的愛國運動就是中國五四運動。兩場運動都是徹底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運動,但中國的五四運動還有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的意義。"
五四文藝節
1944年(民國33年)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」將5月4日訂為「文藝節」,並於1945年的5月4日舉行首次慶祝活動。
對日抗戰時期,國民政府原以5月4日為青年節,3月27日為文藝節。「青年節」是慶祝「三民主義青年團」的建立而訂定,「文藝節」則是為了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」而設立。直至1940年,國民政府才將「青年節」移至3月29日,來紀念「黃花崗之役」的烈士。
「五四文藝節」的訂定過程充滿了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文化角力,其中包括了五四文化運動的正統繼承問題,以及「五四」詮釋權之爭,因此延遲至1945年才將5月4日訂定為文藝節,並由「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」發表〈為紀念文藝節公啟〉,強調「五四」反封建制度壓迫、反帝國勢力入侵的精神,以及追求民主與科學的態度,為「五四」的精神內涵定調。
雖然雙方曾經對於五四的文化精神有基本共識,但長期以來「五四」的正統地位與詮釋權都掌握在共產黨手中,國民黨對「五四」的態度經常是以避而不談的方式來處理。因此,戰後初期(1945-1949年)的臺灣,國民黨官方沒有舉辦過任何關於「五四」的紀念活動,但在民間還是有許多紀念「五四」的文章。當時的臺灣文壇不論是本省籍或外省籍人士,都寫了不少文章來紀念「五四」,如許壽裳、王思翔、樓憲、張禹、楊逵、楊雲萍等人,都曾發表與「五四」相關的文章,使得「五四」成為不分省籍的共同話題。對外省籍作家來說,提倡中國「五四」文化精神,不但是抵抗國民黨政府對言論的壓迫,亦是希望藉由五四文化來掃除臺灣所存留的日本遺毒,進而重建中國文化。相對而言,本省籍作家在談及「五四」時,則多強調臺灣自日治時期就深受五四文化運動的影響,臺灣的抗日文學即是受到五四文化精神影響所產生。
本省籍與外省籍作家透過「五四」闡述了不同的意義,但在「五四文化運動」框架下,彼此之間仍有相互合作。像是1947年12月由「臺灣文化協進會」主辦的「中國現代文學講座」,又稱作「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講座」,由許壽裳一手策畫,師資陣容包括:李何林、臺靜農、李霽野、錢歌川、雷石榆、黃得時。舉辦講座的目的在於,使當時的臺灣民眾了解中國現代文學的思想,並介紹中國的主要作家以及代表作品。由此,可以看見兩岸作家在「五四」的文化脈絡之下相互交流的情形。
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,而每個地方也都有不同特色的文藝節。而我國的『文藝節』是在每年的五月四日,這一天不但相當具有歷史意義,而所發生的「五四運動」也在中國歷史上深刻的寫下一頁。以下就是我們對文藝節的介紹,小朋友要仔細看看囉!
◎文藝節的由來
文藝節的由來和中國歷史上的五四運動是有相關聯的。而五四運動正是一次群體性反封建思想、反帝國主義的運動。事情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在巴黎召開巴黎和會中,決定將德國戰前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。這個消息傳回國內之後,全國人民十分憤慨。5月4日當天一群北京大學的學生集合在天安門前,對於此項決議表達強烈的不滿。
這群學生除了痛批當時交涉此事的曹汝霖等人,並且高呼「外爭國權,內除國賊」的口號,還要求北洋軍閥處分這些賣國賊。他們的抗議行為,遭受到警察與軍閥到阻擋與鎮壓。但學生們不因此而退縮,進而破壞曹汝霖等人的住家,導致許多學生被捕下獄。這項抗爭運動很快的就在全國各地城市發生效應,參與的團體與民眾越來越多,形成一股強而有利的愛國運動,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『五四運動』。
五四運動發生後,提倡科學、民主與白話文的「新文化運動」也逐漸的展開了。這項新文化運動不僅讓科學精神進駐中國,更促成了中國文學改革的成功。為了紀念這一天,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四日,台灣的文藝界知識份子在台北成立了中國文藝協會,並且在每年的五月四日舉行各項文藝活動來紀念這一天,這就是文藝節的由來。
◎ 節日小結語
小朋友,五四運動不僅是愛國運動,也是中國文學的革新運動。當時有許多優秀的人士投入這項改革中,藉由傑出的文章作品,希望喚醒中國人的意識。現在,我們生活在安定的生活裡,對於動亂時代的學生、文人們的積極與熱忱,我們或許無法體會,但卻不能忘了一群曾經為國家、文學努力的優秀人物,讓他們精神永遠常駐在我們的心中。
댓글
댓글 쓰기